2025年,干細胞治療作為前沿醫學領域的璀璨明星,正以不可阻擋之勢改寫著現代醫學的格局。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憑借雄厚的醫學底蘊、持續的科研創新活力以及利好的政策扶持,已成為國內干細胞研究與臨床實踐的重要高地。
本文依據截至2025年7月的詳實數據,深入探究了南京10家開展過干細胞治療領域的醫院。著重聚焦它們在代謝性疾病與自身免疫病、心血管及呼吸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與罕見病、血液病與腫瘤以及腎臟疾病這五大關鍵疾病領域所展現出的核心競爭優勢與突破性的技術亮點 。

2025南京干細胞治療醫院:10家醫院布局與臨床成果盤點
一、南京有哪些醫院開展了干細胞治療代謝性疾病與自身免疫病的研究?
01.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

主攻方向:1.2型糖尿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卵巢早衰
核心優勢:全國首批30家干細胞臨床備案機構之一,擁有ISO 13485認證的干細胞制備中心,在干細胞基礎研究與臨床轉化方面成果豐碩,專家團隊經驗豐富,多學科協作緊密。
技術亮點:
該院是國內率先開展并首證干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有效性的團隊,曾在《干細胞研究治療》上發表了干細胞治療53例1型糖尿病1年的隨訪研究。研究表明,對于新發1型糖尿病患者,干細胞療法是安全的,并且能夠在診斷后的第一年內可能更好地保存胰島β細胞。[1]
該院孫凌云教授團隊全球首創異體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技術,累計治療2800余例重癥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有效率達 60%,5年生存率提升至84%,急性排斥反應發生率降低40%。其研發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注射液已進入新藥研發階段。

02.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主攻方向:卵巢早衰、糖尿病、肥胖與脂肪肝
核心優勢:作為江蘇省屬三甲綜合醫院,是國家干細胞臨床研究機構,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與多個省級科研平臺,整合多學科資源開展干細胞治療研究,臨床經驗豐富。
技術亮點:2023年6月,該院牽頭進行了一項干細胞治療卵巢早衰的研究。動物研究顯示干細胞能改善激素水平、卵泡數量、動情周期及妊娠結局,不過血清 E?和 FSH 水平存在發表偏倚;臨床研究表明干細胞療法可降低血清 FSH 水平,增加 AFC、POI 患者的妊娠率和活產率,部分患者月經功能恢復。[2]
03.東部戰區總醫院
主攻方向:克羅恩病肛瘺、糖尿病足潰瘍、強直性脊柱炎
核心優勢:軍隊系統的大型綜合性醫院,在疑難病癥診治方面底蘊深厚,消化內科等科室實力強勁,在干細胞治療腸道疾病及自身免疫病的臨床研究中處于國內前列。
技術亮點:2023年,該院消化內科汪芳裕、魏娟團隊在《干細胞研究及治療》上發表了一篇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10例克羅恩病肛周瘺管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最新臨床研究結果。研究結果顯示,60%的受試者在給藥后24周達到綜合緩解。90%的受試者在給藥后12周引流瘺管數量減少,70%的受試者在給藥后24周引流瘺管數量呈下降趨勢。[3]

04.南京市第一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醫院)
主攻方向:糖尿病足潰瘍、代謝綜合征、類風濕關節炎
核心優勢:原衛生部首批三甲綜合性醫院,擁有國家級醫學重點學科,在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干細胞治療上持續深耕,積累了大量臨床實踐經驗。
技術亮點:該院在糖尿病足潰瘍的干細胞干預治療上積累了豐富病例,2023年公布的臨床數據顯示其治療有效率達78%。
05.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金陵醫院
主攻方向:銀屑病、糖尿病、罕見自身免疫病
核心優勢:醫療技術全面,在罕見病診療及復雜自身免疫病的干細胞治療探索上有獨特優勢,科研與臨床結合緊密,善于總結病例經驗并轉化為臨床成果。
技術亮點:該院曾在國際期刊《medicine》上發布過一項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免疫球蛋白輕鏈淀粉樣變性和銀屑病均完全緩解的病例報告。患者自體干細胞移植(ASCT)后3個月達到血液學完全緩解(CR),23個月后蛋白尿轉陰。體位性低血壓和水腫明顯改善。在7年多的隨訪中,患者未經任何治療,獲得了持續的血液學和器質性CR,同時尋常型銀屑病紅斑伴銀屑病鱗屑在粒細胞移植后逐漸好轉并基本消失。[4]
二、南京有哪些醫院開展了干細胞治療心血管與呼吸系統疾病的研究?
01.南京市第一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醫院)

主攻方向:急性冠脈綜合征、缺血性心肌病
核心優勢:心血管內科實力強勁,在干細胞治療心血管疾病領域科研與臨床并重,擁有專業且經驗豐富的醫療與科研團隊,在心血管疾病的干細胞臨床應用研究方面成果顯著。
技術亮點:
- 該院開展了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心肌內移植術來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并在全球范圍內首次進行了單中心、隨機、雙盲的臨床研究,比較了經冠狀動脈內注射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療效。
- 此外該院陳紹良教授團隊的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治療心血管論文研究被引頻次高達703次,位居全國第一。[5]
02.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
主攻方向:心衰、急性心肌梗死、肺纖維化
核心優勢:作為全國首批30家干細胞臨床備案機構之一,在干細胞基礎研究、臨床轉化應用方面成果豐碩,擁有先進的細胞治療中心及專業的醫療團隊,多學科協作優勢明顯,為患者提供全方位個性化治療方案。
技術亮點:2025年2月11日,該院心臟外科王東進教授團隊在國際著名心血管期刊美國心臟病學會(JACC)雜志子刊《JACC: Basic to Translational Science》 發表文章,報道了利用人類誘導多能干細胞(hiPSCs)在體外分化后的高純度心肌細胞移植治療缺血性心衰的長期隨訪結果,2位受試者在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同期行細胞移植治療并進行長達4年的隨訪,隨訪結果提示心臟功能持續改善且安全性良好。該研究是迄今為止全球觀察周期最長的安全有效數據,證實了該技術在修復退行性或功能損傷性組織器官中的巨大潛力。[6]
03.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主攻方向:心肌梗死、高血壓并發癥、慢阻肺、重癥肺炎
核心優勢:江蘇省規模最大、技術力量雄厚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科研實力雄厚,干細胞研究團隊與國內外多科研機構合作緊密,注重多學科協作,整合多科室資源為患者提供診療服務,在干細胞治療多種疾病方面開展深入研究與實踐。
技術亮點:該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曾聯合多家三甲醫院在《中醫學雜志》上發表過一項干細胞治療慢阻肺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無論將何種類型的MSCs、以何種給藥方式移植到COPD患者肺內,均已被證實是安全的,未見干細胞移植相關的不良事件。[7]
04.東部戰區總醫院
主攻方向:心肌缺血再生、創傷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核心優勢:依托軍隊強大科研資源與臨床實踐基礎,在軍事醫學領域地位重要,醫療技術與科研水平領先,在干細胞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投入大,擁有先進實驗設施與專業技術團隊,在復雜疑難病癥的干細胞治療上,結合軍事醫學特色技術與民用醫療先進理念。
技術亮點:在干細胞治療戰傷相關心肺功能損傷等方面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其技術成果曾獲軍隊醫療成果獎,為戰傷及相關心肺疾病患者提供了高效優質醫療服務。
05.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主攻方向: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核心優勢:在呼吸系統疾病干細胞臨床研究方面優勢突出,已形成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的診治為核心的專科救治體系,具有鮮明學科特色,在國內同類學科中處于領先地位。
技術亮點:
2023年該院與茵冠生物開展的呼吸系統疾病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取得了國家的干細胞臨床研究機構/項目的“雙備案”。目前發現MSC具有抗炎、改善肺氣腫, 抗細胞凋亡,以及一定的上皮修復作用。[8]
2025年該院邱海波教授團隊與富徹爾生物科技合作開展的“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HUMSC)靜脈途徑輸注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安全性和初步有效性臨床研究”,已順利完成了2例受試者給藥,臨床反饋單次給藥后安全良好,效果明顯。

三、南京有哪些醫院開展了干細胞治療神經系統與罕見病的研究?
01.南京市兒童醫院

主攻方向:腦癱、骨硬化癥、先天性免疫缺陷、代謝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等
核心優勢:作為江蘇省醫學會罕見病學分會的主任委員單位和江蘇省罕見病專業質量控制中心掛靠單位,不僅在兒科領域有著深厚的臨床積累,還在罕見病的診斷和治療方面處于領先地位。
技術亮點:
該院方擁軍教授介紹南京兒童醫院血液科已成功完成近百例罕見病的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包括先天性免疫缺陷、代謝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等,其中MYH9相關遺傳性血小板減少癥、GPI遺傳性非球形紅細胞溶血性貧血的移植治療為國際上首次報道。[9]
并且2025年6月19日,該院成功完成了江蘇省首例嬰兒型骨硬化癥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患兒骨髓衰竭得到控制。

02.東部戰區總醫院
主攻方向:創傷性神經損傷、腦卒中康復、偏癱
核心優勢:該醫院的神經外科和康復醫學科緊密合作,形成了獨特的治療模式,尤其擅長處理復雜和疑難的偏癱病例。
技術亮點:其核心競爭力在于神經外科與康復醫學科的深度協同,形成了針對復雜疑難病例的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醫院在干細胞移植技術方面持續創新,通過引進國際前沿方法并自主研發,優化細胞移植方案以提升治療效果;同時,依托高效康復訓練體系,結合現代康復理念與先進技術,設計個性化康復項目(如運動功能重建訓練、神經電刺激療法等),顯著促進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為神經損傷后遺癥患者提供系統化、精準化的治療路徑。
03.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
主攻方向:帕金森病、脊髓損傷、腦卒中后遺癥
核心優勢:是全國首批30家干細胞臨床備案機構之一,其干細胞研究團隊在多個領域開展了干細胞治療的研究和應用,特別是在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病和脊髓損傷的治療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技術亮點:該院王斌教授團隊曾在《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上發表的研究中創新性地開發了一種軸向排列的多通道膠原支架,稱制備了一種新的軸向排列的多通道膠原支架,將其種植神經干細胞后,移植到脊髓損傷部位,發現其可有效促進脊髓損傷的修復,同時未發生不良反應,驗證了該技術的生物相容性。[10]
04.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主攻方向:腦癱、老年癡呆、漸凍癥、腦外傷后遺癥
核心優勢:自2009年起便正式開展干細胞治療,在腦癱、老年病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鮮明特色。該醫院的干細胞中心致力于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的緊密結合,不斷探索新的治療方法和技術手段,力求為患者提供最前沿的治療選擇。
技術亮點:該院曾在國際期刊《Neurological Research》上發表了該院開展的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臨床前的試驗結果。[11]
05.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
主攻方向:視神經脊髓炎、多發性硬化癥、
核心優勢:是國內較早開展干細胞治療研究的醫療機構之一。該醫院的科研團隊在干細胞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方面成果豐碩。
技術亮點:該院曾聯合南京多家三甲醫院共同開展過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進展型多發性硬化及視神經脊髓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多中心臨床研究。結果表明移植過表達BDNF的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衍生運動神經元可改善漸凍癥小鼠的運動能力并延長其生存期。將干細胞衍生運動神經元與BDNF相結合可能為漸凍癥提供一種新的治療策略。
四、南京有哪些醫院開展了干細胞治療血液病與腫瘤的研究?
01.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主攻方向: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髓系惡性腫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核心優勢:作為全國首批干細胞移植備案機構之一,江蘇省人民醫院在造血干細胞移植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該醫院血液內科已完成多例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為眾多惡性血液病患者帶來了新生。
技術亮點:2023年,該院在《中國醫學雜志》上發表了一項干細胞聯合Chidamide-BEAC治療高危非霍奇金淋巴瘤的II期臨床試驗。研究顯示,該方法實現了81.1%的2年無進展生存率,對包括血管免疫母細胞性T細胞淋巴瘤和結外自然殺傷/T細胞淋巴瘤在內的多種亞型表現出顯著療效。[12]
此外該院曾為一名62歲復發DLBCL患者實施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聯合脂肪來源MSCs輸注:術后4周淋巴細胞計數恢復至正常范圍(傳統移植約8周),CD4?/CD8?細胞比例更快恢復平衡。患者未出現感染并發癥,1年后PET-CT顯示完全緩解,無疾病進展。
02.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
主攻方向:難治性紅斑狼瘡、移植物抗宿主病、實體瘤
核心優勢:南京鼓樓醫院是江蘇省內的重點醫療機構之一,擁有國內先進的醫療設備和優秀的醫護人員。該醫院設有干細胞研究室,擁有一支專業的干細胞移植團隊,尤其在血液病、腫瘤等領域的研究和治療水平較高。
技術亮點:
南京鼓樓醫院團隊自2016年開展全球最大規模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臨床試驗,累計治療1500余例患者,5年生存率達84%。
2025年3月25日,南京鼓樓醫院風濕免疫科在國際權威期刊《Lupus Science & Medicine》發表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發現硫胺素單磷酸酯(TMP)可作為預測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療效的關鍵生物標志物。該突破性發現標志著再生醫學正式邁入代謝調控的精準時代,未來臨床醫生不僅可依據TMP基線水平篩選適宜治療人群,還能通過動態監測TMP水平調整個性化干細胞治療方案。[13]

03.東部戰區總醫院
主攻方向:惡性淋巴瘤、白血病、淋巴瘤、實體瘤
核心優勢: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與專業素養極高的醫療團隊,在造血干細胞移植的配型、預處理方案制定以及移植后并發癥的防治等關鍵環節,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善的流程。
技術亮點:率先在國內開展CAR- T治療復發難治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研究,在白血病的個體化治療及造血干細胞移植方面,通過精準醫療手段,為大部分白血病患者贏得長期生存或治愈的機會。并且該院是我國首個使用干細胞成功治療血液疾病(淀粉樣病變)導致腎淀粉樣變腎功能衰竭患者的醫院。
04.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主攻方向:淋巴瘤、肝癌、白血病
核心優勢:與江蘇省干細胞庫合作建立臨床級干細胞制備基地,年產能達500份。血液科為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在淋巴瘤診療領域積累豐富經驗。
技術亮點:
在淋巴瘤的綜合治療中,積極探索干細胞治療與傳統化療、放療的聯合應用模式。通過優化治療順序與劑量,提升治療效果,降低復發率,為淋巴瘤患者帶來更好的生存預后。
同時,在肝癌的干細胞治療研究上,利用干細胞的歸巢特性與免疫調節功能,嘗試開展改善肝臟微環境、抑制腫瘤生長的臨床研究,部分初步研究結果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 。
05.南京兒童醫院
主攻方向:兒童遺傳性血液病
核心優勢:作為區域性兒童血液腫瘤中心,科室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成立以來,不斷發展壯大,是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南京醫科大學血液病重點實驗室單位。承擔著江蘇省內及南京周邊城市兒童白血病、出凝血疾病及各血液系統疾病的診療重任,在兒童血液病診療技術方面處于省內領先、國內先進水平 。
技術亮點: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成熟,自2017年開展以來,已利用該項技術治療兒童難治復發惡性血液病、骨髓衰竭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遺傳代謝病等多種疾病。尤其在國內較早開展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復發難治神經母細胞瘤技術,移植成果率高。
五、南京有哪些醫院開展了干細胞治療腎臟疾病的研究?
01.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金陵醫院
主攻方向:狼瘡性腎炎、慢性腎病
核心優勢:作為國家腎臟病臨床研究中心,擁有頂尖的科研設備與專業的醫療團隊,在腎臟病研究領域深耕多年,積累了海量的臨床數據與豐富的治療經驗,為開展干細胞治療狼瘡性腎炎等腎病的研究筑牢了根基。
技術亮點:2022年,該院國家腎臟病臨床研究中心在行業期刊《狼瘡》上發表了一項自體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難治性狼瘡性腎炎的長期隨訪——20例患者的臨床研究成果。平均隨訪時間為8年,18例患者獲得完全緩解,1例患者獲得部分緩解。10年總生存率、10年無病生存率及10年腎臟生存率分別為100%、35%及90%。[14]
02.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
主攻方向:狼瘡性腎炎、糖尿病腎病、急性腎損傷
核心優勢:醫院科研實力強勁,具備完善的多學科協作體系,能夠整合腎臟內科、內分泌科、檢驗科等多個學科資源,為干細胞治療腎臟疾病的研究提供全方位支持,從基礎研究到臨床應用,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研究鏈。
技術亮點:
2023年,該院牽頭在《實用臨床醫藥雜志》雜志上發表了一項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92例難治性狼瘡性腎炎的遠期預后分析的臨床研究成果。隨訪3年,總生存率為95.7%(88/92),治療3至36個月期間,腎臟緩解率從3個月時的 23.9%(22/92)逐步提升至36個月時的48.9%(45/92);[15]
經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難治性狼瘡性腎炎,治療3至36個月后,SLEDAI評分從治療前的 (16.4±4.8) 分持續降低至 (5.1±3.6) 分,36個月時的BILAG腎臟評分 (4.3±2.9) 分低于治療前及治療后3、6、12、24個月的評分 ,這些數據顯示干細胞療法對腎病患者在提高生存率、促進腎臟緩解、降低疾病活動度等方面具有一定有效性 。
03.東部戰區總醫院
主攻方向:狼瘡性腎炎、急性腎損傷、腎衰竭、腎病綜合征
核心優勢:腎臟病科由國際著名腎臟病學家黎磊石院士于1978年創建,是國內最早建立的腎臟病學科之一。歷經多年發展,科室擁有深厚的學術積淀、先進的診療技術與豐富的臨床經驗,在腎臟病領域的研究與治療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技術亮點:成功完成全國首例干細胞治療淀粉樣病變導致腎淀粉樣變腎功能衰竭患者的案例。這一開創性成果,為腎淀粉樣變腎功能衰竭的治療開辟了新路徑,展示了干細胞治療在攻克疑難腎臟疾病上的巨大潛力,也體現了醫院在干細胞治療技術上的創新性與領先性 。

04.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主攻方向:急性腎損傷、糖尿病腎病
核心優勢:腎臟病研究所科研實力雄厚,與國內外多所知名科研機構保持緊密合作,能夠及時掌握國際前沿科研動態,為干細胞治療腎臟疾病的研究注入新活力。同時,醫院擁有先進的臨床檢測設備,為研究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持 。
技術亮點:第56屆ERA-EDTA年會上,該院腎臟病研究所報告了一項“3D培養間充質干細胞外泌體通過促進腎小管上皮細胞修復治療急性腎損傷”成果。該項研究揭示了MSC-exos促進急性腎損傷中腎小管修復的機制,為AKI術后腎小管修復提供了一種創新治療方法。[16]
05.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江蘇省中醫院
主攻方向:慢性腎病、
核心優勢:腎臟病研究所科研實力雄厚,與國內外多所知名科研機構保持緊密合作,能夠及時掌握國際前沿科研動態,為干細胞治療腎臟疾病的研究注入新活力。同時,醫院擁有先進的臨床檢測設備,為研究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持 。
技術亮點:2025年該院牽頭在《腎臟藥理學》上發表過一篇中醫藥聯合干細胞治療慢性腎臟病的研究。研究表明,中醫藥與干細胞療法相結合,旨在增強兩種療法的療效,為治療慢性腎臟病提供了一種頗具前景的策略。中醫藥不僅可以改善腎臟微環境,使其更有利于干細胞的存活和分化,還能調節免疫反應、減輕炎癥,增強干細胞的再生能力。[17]
結語
綜上所述,南京的這些醫院在干細胞治療領域成果斐然,為眾多疑難病癥的攻克帶來曙光。隨著科研的深入、臨床經驗的積累以及政策的持續助力,干細胞治療有望從臨床試驗邁向更廣泛的臨床應用,為更多患者帶來治愈希望,推動醫學邁向再生醫學的嶄新時代,改寫更多患者的命運,為人類健康事業鑄就新的豐碑。
相關閱讀:2025廣州干細胞治療醫院:14家領先醫療機構匯總
參考資料:
[1]Lu J, Shen SM, Ling Q, Wang B, Li LR, Zhang W, Qu DD, Bi Y, Zhu DL. One repeated transplantation of allogeneic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in type 1 diabetes: an open parallel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Stem Cell Res Ther. 2021 Jun 10;12(1):340. doi: 10.1186/s13287-021-02417-3. PMID: 34112266; PMCID: PMC8194026.
[2]Hu, L., Tan, R., He, Y.等。卵巢早衰的干細胞療法:動物和臨床研究的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 Arch Gynecol Obstet (2023)。https://doi.org/10.1007/s00404-023-07062-0
[3]Wei, J., Zhang, Y., Chen, C.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llogeneic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perianal fistula in Crohn’s disease: a pilot study. Stem Cell Res Ther 14, 311 (2023). https://doi.org/10.1186/s13287-023-03531-0
[4]Chen, Wencui MDa; Ren, Guisheng MDb; Zuo, Ke MDb; Huang, Xianghua MDb,?. Complete remission of both immunoglobulin light chain amyloidosis and psoriasis after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 case report. Medicine 97(50):p e13589, December 2018. | DOI: 10.1097/MD.0000000000013589
[5]https://www.njsdyyy.com.cn/yiyuanxinwen/yiyuandongtai/2018-08-14/1982.html
[6]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a1a3f361992129c71a600961929d39aa
[7]https://mednexus.org/doi/full/10.1097/CM9.0000000000001596
[8]https://m.sohu.com/a/714511073_120669921/
[9]https://m.163.com/dy/article/K33C1578053469KC.html
[10]負載神經干細胞的多通道膠原支架修復脊髓損傷 [J]. 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 2021, 16(11): 2284-2292.
[11]Wang, J., Hu, W., Feng, Z., & Feng, M. (2020). BDNF-overexpressing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motor neurons improve motor function and prolong survival i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mice. Neurological Research, 43(3), 199–209. https://doi.org/10.1080/01616412.2020.1834775
[12]Xia, Yi1,2,3; Wang, Li1,2,3; Ding, Kaiyang4; Wu, Jiazhu1,2,3; Yin, Hua1,2,3; Hu, Maogui4; Shen, Haorui1,2,3; Liang, Jinhua1,2,3; Chen, Ruize1,2,3; Li, Yue1,2,3; Zhu, Huayuan1,2,3; Li, Jianyong1,2,3,5; Xu, Wei1,2,3. Chidamide-BEAC plus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high-risk non-Hodgkin lymphoma: a phase II clinical trial.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136(12):p 1491-1493, June 20, 2023. | DOI: 10.1097/CM9.0000000000002636
[13]Xiaoman Jiang, Zhuoyang Jia, Bin Yang, Xiaojun Tang, Xuebing Feng, Lingyun Sun – Metabolomic analysis suggests thiamine monophosphate as a potential marker for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SLE: Lupus Science & Medicine 2025;12:e001197.
[14]Yang L, Ren G, Chen W, et al. Long-term follow-up of 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refractory lupus nephritis—a series study of 20 patients. Lupus. 2022;31(13):1586-1594. doi:10.1177/09612033221126848
[15]鮑星蘭,王丹丹,靳子義,等.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難治性狼瘡性腎炎的遠期預后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23,27(10):1-5+20.
[16]https://www.njzdyy.com/info/1011/2618.htm
[17]Qian T, He Y, Han C, Yan R and He W (2025)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stem cell therapy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 Front. Pharmacol. 15:1505206. doi: 10.3389/fphar.2024.1505206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