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干細胞治療作為一項極具潛力的新興技術,正為眾多疑難病癥的攻克帶來新希望。武漢,這座擁有深厚醫療底蘊與前沿科研實力的城市,在干細胞治療領域已嶄露頭角,多家醫院積極投身研究與實踐,成果豐碩。
本文依據截至2025年7月的詳實數據,深入探究了武漢9家開展過干細胞治療領域的醫院。著重聚焦它們在代謝性疾病與自身免疫性病、心血管及呼吸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與罕見病、血液病與腫瘤以及腎臟疾病這五大關鍵疾病領域所展現出的核心競爭優勢與突破性的技術亮點。

2025武漢干細胞治療醫院指南:聚焦神經系統、代謝性疾病等五大治療領域
一、武漢有哪些醫院開展了干細胞治療代謝性疾病與自身免疫病的研究?
01.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主攻方向:1型糖尿病、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
核心優勢:該醫院是一家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也是國家衛生計生委認定的干細胞臨床研究基地。醫院擁有一流的干細胞實驗室和技術團隊,能夠開展多種類型的干細胞治療。
技術亮點:
早在2007年該院就開展了干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的研究。研究指出,干細胞治療位1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法,旨在通過使用不同類型的干細胞(如胚胎干細胞、成體干細胞或誘導多能干細胞)來生成新的胰島素分泌細胞或者促進現有β細胞的再生。這種方法有可能徹底解決供體胰島細胞不足的問題,并可能減少免疫排斥的風險。[1]
此外該院曾在《EClinicalMedicine》雜志上發表了關于CD19 CAR-T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研究,目前首例患者接受通用型CAR-γδT治療后順利出院,SELENA-SLEDAI評分顯著下降,多項指標明顯好轉,且治療后一個多月沒有服用任何其他藥物。[2]
02.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主攻方向: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乙肝肝硬化
核心優勢:作為湖北省最大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之一,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設有干細胞研究中心,擁有多項先進的細胞培養設備和檢測技術,能夠進行多種類型的干細胞治療。其在干細胞領域的科研實力和臨床應用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技術亮點:
2025年7月10日,該院感染科正式公布“人臍帶源間充質干細胞治療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代償期)隨機雙盲臨床研究”臨床試驗結果。[3]
研究顯示,對于乙肝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干細胞聯合常規治療與單純常規治療都是安全的。在24周的治療后,兩組中都有患者從治療中受益。然而,進一步分析發現,干細胞治療組(試驗組)患者的肝纖維化評分保持穩定,而對照組則有所增加,尤其是在男性中更為明顯,部分男性患者的肝纖維化評分在干細胞治療后下降。
此外,結合肝臟硬度、肝纖維化指標及免疫細胞計數的變化來看,干細胞治療可能在延緩疾病進展方面比安慰劑更有效。總體而言,干細胞療法顯示出對改善肝硬化有積極的作用。

03.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主攻方向:糖尿病、多發性硬化、肥胖相關代謝綜合征
核心優勢:該醫院是湖北省最大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之一,也是湖北省干細胞臨床研究基地。醫院設有干細胞研究中心,擁有多項先進的細胞培養設備和檢測技術,能夠進行多種類型的干細胞治療,特別是在免疫系統疾病的治療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技術亮點:該院吳敏教授團隊2024年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上發表過一項干細胞對糖尿病傷口愈合的研究。研究表明,干細胞來源的細胞外囊泡 (SC-EVs)?具有再生潛力,能夠包裹多種蛋白質、RNA和細胞因子,并且表現出安全性、生物活性和較少的倫理問題。SC-EVs通過調節細胞間通訊、增強血管生成反應以及促進祖細胞的募集和分化,精細地協調有組織的再生過程。這些協調一致的機制協同作用,促進了對糖尿病傷口修復至關重要的愈合環境。[4]
04.武漢市第一醫院
主攻方向:系統性紅斑狼瘡、糖尿病
核心優勢:作為武漢市成立最早的公立醫院之一,武漢市第一醫院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面具有深厚的積累,并且是全國首批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領域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
技術亮點:該院在2023年完成湖北省省市級醫院首例CAR-T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皮膚紅斑、關節疼痛消失,抗ds-DNA 抗體轉陰,隨訪1年無復發。目前該療法擴展至皮肌炎、系統性硬化等自身免疫病。[5]
05.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主攻方向:糖尿病足潰瘍、類風濕關節炎、乙肝肝硬化
核心優勢:該院干細胞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是我國較早從事干細胞研究與應用的機構之一。中心擁有一支專業的科研團隊,開展了一系列關于干細胞的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研究,能為為患者提供了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技術亮點:
2024年1月,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在國際期刊雜志《Stem Cell Research&Therapy》上發表了一篇關于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乙型肝炎相關失代償性肝硬化的臨床成果。研究證明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可以在短時間內改善肝功能,特別是對凝血功能的影響。它對于臨床應用來說也足夠安全,嚴重不良事件和腫瘤發展的風險較低。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對免疫系統幾乎沒有影響。它在某些方面改善了患者的全身狀況。[6]
2025年5月16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肝膽胰外科宣布一項重要消息:他們正式啟動了“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UC-MSC)注射液治療失代償期乙肝肝硬化”的I–II期臨床試驗。本研究通過標準化制備流程(GMP級細胞產品)和多中心協作模式,有望為干細胞治療肝硬化提供高質量循證依據。

06.武漢市中心醫院
主攻方向:糖尿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肝硬化
核心優勢:武漢市中心醫院作為武漢市重要的醫療機構之一,在干細胞治療方面也有著不俗的表現。醫院的干細胞治療科專注于各種疑難雜癥的治療研究,尤其在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干細胞治療上取得了顯著成果。
技術亮點:2023年,武漢市中心醫院申請了備案項目:《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難治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的臨床研究》。該研究主要觀察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研究表明,HUC-MSCs移植不僅能夠緩解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癥狀,還能改善神經電生理指標,顯示出其作為一種安全且有效的新型治療方法的巨大潛力。[7]

二、武漢有哪些醫院開展了干細胞治療心血管與呼吸系統疾病的研究?
01.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主攻方向:肺氣腫、慢阻肺、肺動脈高壓、支氣管擴張等
核心優勢:同濟醫院是國內知名的綜合性醫院,其呼吸內科在業界享有較高聲譽。醫院不僅注重傳統治療方法的應用,同時也非常重視新技術的研發與引進,如干細胞移植技術,在肺纖維化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技術亮點:該院曾牽頭在在《中華醫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關于干細胞治療慢阻肺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無論將何種類型的MSCs、以何種給藥方式移植到COPD患者肺內,均已被證明是安全的,未見與干細胞移植相關的不良事件。在8項臨床試驗中,6項研究提示MSCs移植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另2項關于BM-MSCs的研究則顯示其無影響。我們認為干細胞移植可能具有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能力。[8]

02.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主攻方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肺纖維化、慢阻肺
核心優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屬的大型綜合性醫院,在干細胞研究與應用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其呼吸內科及相關專業科室在肺纖維化的治療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采用包括干細胞療法在內的多種先進手段為患者提供個性化治療方案。
技術亮點:在心血管治療研究中,協和醫院通過優化干細胞移植路徑和預處理方案,提高了干細胞在心肌組織的歸巢效率與存活能力,促進心肌組織修復與血管新生,有效改善患者心臟功能。
03.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主攻方向:心肌梗死修復、心力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核心優勢:在干細胞治療領域具有顯著成就,具備強大的科研創新與臨床轉化能力。醫院擁有完善的科研設施和專業的科研團隊,積極開展多中心臨床試驗,與國內外頂尖科研機構合作,不斷探索干細胞治療的新方法、新策略。
技術亮點:2025年1月,該院牽頭開展了一項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注射液治療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開放、單臂、劑量遞增Ⅰ-Ⅱ期臨床試驗。該研究主要是為了評估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注射液治療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力求突破現有技術瓶頸,為相關疾病的治療提供更有效的方案。[9]
04.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主攻方向: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心肌病、肺纖維化、哮喘、新冠肺炎
核心優勢:作為湖北省最大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之一,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設有干細胞研究中心,擁有多項先進的細胞培養設備和檢測技術,能夠進行多種類型的干細胞治療。其在干細胞領域的科研實力和臨床應用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特別是在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
技術亮點:
該院江萬里教授團隊曾和浙江大學醫學院李蘭娟院士共同開展過一項評估人月經血間充質基質細胞治療44例重型及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臨床研究。他們發現,間充質基質細胞不僅能夠治療新冠肺炎,未來還有望用于急性或慢性肺炎的治療。[10]
研究表明干細胞能夠顯著降低了重癥和危重癥COVID-19患者的死亡率。還能緩解COVID-19引起的呼吸困難并減輕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癥狀來發揮作用。
05.武漢市第一醫院
主攻方向: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
核心優勢:是一家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其細胞治療中心是湖北省最早的干細胞治療中心之一,擁有一支專業化的細胞治療團隊,可以提供包括造血干細胞移植在內的多種干細胞治療方法。
技術亮點:在呼吸系統疾病治療中,醫院采用支氣管鏡下精準注射干細胞的方式,使干細胞直接作用于病變支氣管組織,修復受損的氣道上皮細胞,調節氣道免疫功能,減輕氣道炎癥,改善患者咳嗽、咳痰等癥狀。
三、武漢有哪些醫院開展了干細胞治療神經系統與罕見病的研究?
01.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主攻方向:帕金森病、腦外傷后遺癥、POEMS綜合征等
核心優勢:作為區域內重要的醫療科研中心,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在神經內科與罕見病等相關領域底蘊深厚。神經內科是中南地區早期的神經疾病診療與科研核心之一,設有多個神經亞專科組。
技術亮點:2024年初,該院與睿健醫藥聯合啟動了一項干細胞產品(NouvNeu001)治療中晚期帕金森病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的臨床試驗。目前該臨床項目進入加速期,從多中心獨立完成的多例臨床結果來看,使用NouvNeu001治療后,不僅實現了MDS-UPDRS評分的快速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極大改善;且安全性良好,無相關不良反應。NouvNeu001項目即將進入劑量拓展階段。[11]
02.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主攻方向:遺傳性神經病變、罕見自身免疫病
核心優勢:作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屬的大型綜合性醫院,在干細胞研究與應用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醫院不僅擁有強大的科研團隊,還具備先進的醫療設施和技術力量。特別是在干細胞治療神系統疾病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并且能夠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技術亮點:該院開展過多項干細胞相關的臨床研究項目,其中包括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HUCMSCs)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該研究旨在探索HUCMSCs在緩解慢性疼痛中的作用機制及其潛在療效。實驗結果表明,HUCMSCs能夠顯著減輕小鼠模型中的機械性和熱痛覺過敏癥狀,并促進受損神經元的修復和再生。這一發現為未來利用干細胞療法治療人類神經病理性疼痛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03.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主攻方向:腦卒中、腦出血、脊髓損傷、小腦萎縮
核心優勢:同濟醫院康復醫學科在國內成立早且綜合實力強,擁有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同濟醫院干細胞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在干細胞基礎及臨床轉化成果突出。在神經系統疾病康復治療方面,整合多學科資源,運用先進康復技術與理念,為患者提供全面康復方案。
技術亮點:
該院曾牽頭在《自然》子刊“cell death discovery”上發表過對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缺血性中風進行的研究。研究進展顯示,神經干細胞可以分化成熟為特定類型的細胞,促進神經退行性疾病或中風模型的恢復,基于干細胞的療法可以改善缺血性中風患者的神經功能缺陷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12]
此外2025年1月,該院牽頭的干細胞治療腦出血領域首次拿到國家級批件的臨床研究項目。項目的獲批,不僅標志著湖北乃至整個華中地區在腦出血治療領域取得了又一重大突破,有望攻克腦出血治療領域的關鍵科學難題,推動我國在該領域占據更加重要的學術地位,也為無數亞急性期腦出血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04.武漢市第一醫院
主攻方向:帶狀皰疹、腦卒中后遺癥、帕金森病、范可尼貧血
核心優勢:醫院的細胞治療中心成立時間早,在干細胞治療領域經驗豐富,擁有專業且穩定的細胞治療團隊。團隊成員對神經系統疾病的干細胞治療方案不斷探索優化,同時建立了完善的治療效果跟蹤與評估體系,根據患者治療反饋及時調整方案。
技術亮點:
該院張虹教授團隊曾在《河北醫學》上發表過一項自體脂肪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軀干部位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臨床研究。該研究對比了干細胞療法與傳統射頻干預在軀干部位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患者中的療效,結果顯示,干細胞療法在減輕疼痛、提高生活質量、降低不良反應和后遺癥狀發生率等方面均顯著優于傳統方法。[13]
此外該院在2023年完成了湖北省首例成人范可尼貧血干細胞移植治療。范可尼貧血是一種極為罕見的疾病,并于2018年被列入我國《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經過干細胞移植手術,患者的造血系統得到了重建,其免疫系統也迎來了顯著的恢復。最終,患者順利康復并出院。[14]
05.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主攻方向:脊髓損傷、阿爾茨海默病、遺傳性共濟失
核心優勢:醫院的神經內科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在神經退行性疾病等領域診療與科研能力突出。擁有先進的神經疾病檢測設備,能夠精準診斷病情。
技術亮點:
該院葉青松教授團聯合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賀燕教授團隊發表研究論文《人牙髓干細胞通過AKT-GSK3β-Nrf2途徑緩解阿爾茨海默癥中神經病理和認知衰退》。研究發現,人牙髓干細胞能夠通過激活AKT-GSK3,B-Nrf2信號通路,減輕腦組織病變程度和減緩認知功能下降。[15]
此外該院曾聯合溫州醫科大學首次合成了一種包裹牙髓干細胞并持續控釋硫化氫(H2S)的熱敏可注射水凝膠PF-OMSF@JK,并用于局部脊髓損傷修復。研究為脊髓損傷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改善脊髓損傷患者的生活質量,并拓展了牙髓干細胞的應用領域,為其在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中的應用提供了新的證據。

06.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
主攻方向:視網膜退行性疾病、阿爾茨海默病
核心優勢:醫院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近年來承擔了多項國家級和省級科研項目,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干細胞研究與器官修復”重大專項。此外,醫院的研究團隊在先進能源材料和儲能技術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研究進展,多篇論文發表在《Nature》等國際頂級期刊上。
技術亮點:
該院在干細胞治療眼盲疾病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致力于內源性干細胞激活治療視網膜退行性疾病。干細胞與眼病研究的發展,有望為致盲性眼病患者帶來革命性的治療方法,推動眼健康事業的發展。
此外2025年2月,該院與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在阿爾茨海默病干細胞治療領域取得過新突破。揭示了單次移植臨床級人牙髓干細胞(hDPSCs)在改善小鼠的認知障礙和延緩典型神經病理進展方面產生了顯著的短期和長期治療益處,提出了新的間充質干細胞促進海馬內源性神經再生的分子機制。這一研究不僅為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也為干細胞AD療法的臨床轉化開辟了新的路徑。[16]
四、武漢有哪些醫院開展了干細胞治療血液病與腫瘤的研究?
01.武漢市第一醫院

主攻方向:多發性骨髓瘤、血液腫瘤
核心優勢:作為在干細胞治療血液病領域積極探索的綜合性醫院,憑借成熟的移植團隊與診療體系,為血液腫瘤患者提供專業救治。醫院注重多學科協作,整合血液科、移植科、護理團隊等資源,從移植前評估、方案制定到術后康復,全流程保障患者治療效果與生活質量,在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方面積累了豐富臨床經驗。
技術亮點:該院實施了湖北省首例序貫雙次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在接受首次移植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完全緩解,并且其器官功能也得到了顯著恢復。隨后進行的第二次移植同樣取得了成功,僅在移植后的第十天便觀察到了造血功能的重建。一個月之后,患者的身體狀況穩定,達到了出院的標準,順利離開了醫院。[17]
02.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主攻方向:急性髓系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
核心優勢:作為國內頂尖醫療科研機構,依托強大科研實力與臨床資源,在干細胞治療血液病領域處于行業領跑地位。醫院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血液病研究中心等平臺,匯聚頂尖血液學專家團隊,從基礎研究到臨床轉化全鏈條覆蓋,具備開展前沿干細胞藥物研發、創新細胞療法的充足條件,為疑難血液病患者提供國際前沿治療方案 。
技術亮點:
2025年3月4日,該院李秋柏教授團隊研發的干細胞藥物“YFQLXB-UC01注射液”成功獲得國家藥監局評審中心核準簽發的1類新藥臨床試驗批件(受理號:CXSL2400857),擬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allo-HSCT)后的造血功能重建。此次獲批不僅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干細胞專項的首個臨床新藥突破,也是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研發計劃團隊在干細胞IND新藥領域的里程碑進展。
該院血液科團隊在《柳葉刀》發表文章,首次報道了人體內制備In Vivo CAR-T療法的臨床應用,標志著血液腫瘤細胞療法的重大突破。該療法繞過傳統自體CAR-T的復雜步驟,直接在患者體內將T細胞原位編輯為CAR-T,實現了高效改造且安全性良好。在4例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中,In Vivo CAR-T實現了100%的客觀緩解率(ORR),其中2例達到嚴格完全緩解(sCR)。此外,這些CAR-T細胞對髓外病灶、腦脊液等傳統CAR-T難以浸潤的部位也表現出良好療效。[18]

03.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主攻方向:腦出血、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免疫性血液病
核心優勢:作為國內綜合實力頂尖的三甲醫院,在血液病與神經損傷修復領域深度布局。依托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 血液科與神經科資源,搭建多學科交叉研究平臺,匯聚血液學、神經學、干細胞研究等領域專家,具備開展高難度干細胞臨床研究與復雜病例治療的能力,為患者提供精準、前沿診療方案。
技術亮點:
2025年,該院將開展一項針對亞急性期腦出血患者的干細胞臨床研究。本研究旨在評估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腦出血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將采用不同劑量的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進行靜脈輸注,評估其對亞急性期腦出血患者的療效。通過這一研究,研究人員期望能為腦出血的治療提供一種新的、有效的治療方案,減輕患者的后遺癥,改善其生活質量。

04.湖北省腫瘤醫院
主攻方向:淋巴瘤、乳腺癌、惡性腫瘤
核心優勢:作為湖北省腫瘤診療權威機構,省腫瘤醫院淋巴瘤內科以 “專病專治” 為特色,構建從診斷、治療到康復的全病程管理體系。在干細胞移植治療淋巴瘤領域,醫院配備專業移植病房、經驗豐富的醫護團隊,嚴格把控移植流程,針對淋巴瘤患者疾病特點優化移植方案,為患者提供精準、個性化干細胞移植服務。
技術亮點:為提高淋巴瘤患者的治療效果,該院淋巴瘤內科于2022年開始開展自體干細胞移植新技術。
05.武漢市中心醫院
主攻方向:惡性血液病、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
核心優勢:武漢市中心醫院血液內科作為武漢市和湖北省臨床重點專科,具備深厚歷史積淀與技術底蘊。是武漢市市屬醫院中最早獲中國紅十字會 “干細胞采集、移植” 資質的機構,擁有合法開展親緣、非血緣造血干細胞移植資格,且為湖北省首家涉外采集醫院。
技術亮點:
該院血液內科始建于1950年,是武漢市和湖北省臨床重點專科,是武漢市市屬醫院中最早獲得中國紅十字會“干細胞采集、移植”資質,具有合法開展親緣、非血緣造血干細胞移植資格的機構,是湖北省首家涉外采集醫院。[19]
早在2005年血液科首次成功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病患者,成為繼協和醫院、同濟醫院之后省內第三家能夠獨立成功開展造血干細胞移植的醫院;2012年率先在省內開展“微移植”治療老年白血病患者;2015年較早在省內開展臍帶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病患者;2019年較早在省內開展CART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患者。
五、武漢有哪些醫院開展了干細胞治療腎臟疾病的研究?
01.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主攻方向:糖尿病腎病、慢性腎病、腎衰竭
核心優勢:作為湖北省的重點實驗室,不僅在基礎研究方面有深厚的積累,還在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治療方法上有著豐富的經驗。其干細胞研究中心致力于探索和開發新的干細胞療法,并已成功開展多項臨床試驗。
技術亮點:
2020年,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針對糖尿病腎病開展的“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注冊號通過國家衛健委備案,進入臨床。[20]
2022年8月30日,經過臨床研究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全部38例受試者已完成入組和治療,臨床研究進入全面隨訪階段。該臨床研究項目為隨機雙盲對照試驗,截至目前,安全性得到初步驗證,有效性需待隨訪全部完成。

02.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主攻方向:慢性腎病、腎衰竭
核心優勢:該院腎內科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擁有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同濟醫院干細胞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在干細胞基礎及臨床轉化領域成果突出。
技術亮點:
2025年5月12日,該院腎內科開展的“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UC-MSC)延緩慢性腎臟病患者(CKD3、4期)腎功能進展隨機雙盲對照臨床研究”(ClinicalTrials.gov ID:NCT05512988)召開。該項目是全球首個國際注冊的干細胞治療慢性腎臟病的隨機雙盲對照臨床研究。
臨床結果發現,對于CKD3、4期患者,常規治療與干細胞聯合常規治療均顯示良好的安全性,并且在治療后6個月和12個月時,兩種治療方式都有部分患者受益,其中間充質干細胞組相較于安慰劑組,在GFR值的提升上更為顯著。結合胱抑素C和24小時尿蛋白的變化來看,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可能在延緩疾病進展方面優于安慰劑。

03.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主攻方向:IgA 腎病、糖尿病腎病
核心優勢:在干細胞研究與應用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其干細胞治療中心擁有符合 GMP 標準的細胞制備車間,可實現間充質干細胞的規模化生產與質量控制。
技術亮點:通過間充質干細胞免疫調節抑制異常免疫反應,減少腎臟炎癥損傷;開展CAR-T技術延伸研究,探索難治性腎病新療法。
04.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主攻方向:罕見腎病(如POEMS綜合征)、慢性腎病、急性腎損傷
核心優勢:在罕見腎病治療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醫院配備先進的造血干細胞采集與移植設備,建立了完善的移植后并發癥防控體系。
技術亮點:該院血液內科周芙玲教授團隊曾使用序貫雙次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串聯移植)成功治療了因罕見病POEMS綜合征導致急性腎衰竭的患者,治療后成功恢復了患者的大部分神經系統功能。
05.湖北省中醫院
主攻方向:新月體腎炎(急進性腎小球腎炎)、免疫性腎病
核心優勢:在中西醫結合治療腎病領域獨具特色,其細胞治療中心是湖北省最早的干細胞治療中心之一,擁有一支由腎臟病專家與中醫師組成的跨學科團隊。醫院注重 “干細胞干預 + 中藥調理” 的協同效應。
技術亮點:該院在2023-2024年參與過湖北省衛健委西醫臨床項目,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外泌體通過HSP70穩定aPKC/Par-3/Par-6復合體治療新月體腎炎的臨床研究,項目編號WJ2023M098。[21]
結語
從代謝性疾病到腎臟疾病,從心血管疾病到血液病與腫瘤,武漢多家頂尖醫院在干細胞治療領域持續深耕,覆蓋多類疑難病癥,形成了豐富的研究成果與臨床經驗。這些探索不僅為各類疾病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希望,也彰顯了武漢在干細胞研究與應用領域的深厚實力。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和成果轉化,未來有望為更多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療方案,推動醫學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相關閱讀:2025南京干細胞治療醫院:10家醫院布局與臨床成果盤點
參考資料:
[1]Ping Lü, Fang Liu, Lei Yan, Tao Peng, Tao Liu, Zhong Yao, Chun-You Wang,Stem cells therapy for type 1 diabetes,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Volume 78, Issue 1,2007,Pages 1-7,ISSN 0168-8227,https://doi.org/10.1016/j.diabres.2007.02.003.
[2]Safety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Relmacabtagene autoleucel (relma-cel) for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 phase 1 open-label clinical trialShu, Jinhui et al.eClinicalMedicine, Volume 83, 103229
[3]https://www.sohu.com/a/912504915_121613636?scm=10001.325_13-325_13.0.0.5_32&spm=smpc.channel_248.block3_308_NDdFbm_1_fd.2.1752132214174BWiPBFa_324
[4]Zhang, B., Bi, Y., Wang, K., Guo, X., Liu, Z., Li, J., & Wu, M. (2024).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Promising Therapeutic Opportunities for Diabetic Wound Heal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19, 4357–4375. https://doi.org/10.2147/IJN.S461342
[5]https://m.thepaper.cn/kuaibao_detail.jsp?contid=30375488
[6]Xian Qin, Jing Chen, Li Du et al. The research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herapy in 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 associated with hepatitis virus B: a long-term follow up analysis of a single-center, on-limits and stepped research., 24 January 2024, PREPRINT (Version 1) available at Research Square [https://doi.org/10.21203/rs.3.rs-3736389/v1]
[7]https://www.chictr.org.cn/showproj.html?proj=192613
[8]https://mednexus.org/doi/full/10.1097/CM9.0000000000001596
[9]https://www.changbaicao.cn/trialsdetail-id-19009.html
[10]Xu?X,?Jiang?W,?Chen?L, et?al.?Evaluation of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using human menstrual blood-deriv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in treating severe and critically ill COVID-19 patients: an exploratory clinical trial.?Clin Transl Med.?2021;?11:e2297.?https://doi.org/10.1002/ctm2.297
[11]全球首個!睿健醫藥化學誘導iPSC新藥宣告完成I期入組,近日新獲過億元融資支持-健康界
[12]Nie, L., Yao, D., Chen, S. et al. Directional induc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a new therapy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and ischemic stroke. Cell Death Discov. 9, 215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420-023-01532-9
[13]張虹,張書力,嚴白莉,等.自體脂肪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軀干部位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臨床研究[J].河北醫學,2021,27(02):259-264.
[14]https://hb.chinadaily.com.cn/a/202304/13/WS64377467a3102ada8b2380e6.html
[15]Xiong, W., Liu, Y., Zhou, H.?et al.?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 mitigate the neuropathology and cognitive decline via AKT-GSK3β-Nrf2 pathways in Alzheimer’s disease.?Int J Oral Sci?16, 40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368-024-00300-4
[16]https://www.wust.edu.cn/info/1571/440832.htm
[17]https://wjw.wuhan.gov.cn/whwj/202207/t20220707_2001933.shtml
[18]https://www.vbdata.cn/newsDetail/5690b7d058ff11f0b7af00163e034e34
[19]https://www.zxhospital.com/xyk/ksjj.htm
[20]https://www.sohu.com/a/472294821_121073338
[21]https://www.hbszxyjhyy.org.cn/index/index/officedetail?id=26&cateid=1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