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間充質干細胞(MSC)因其在多種難治性疾病治療中展現的巨大潛力而備受關注,其臨床應用安全性也成為科研界和患者共同關心的核心問題。
現有臨床數據表明,無論是自體還是異體來源的MSC,經靜脈輸注后均表現出良好的安全特性,常見不良反應僅為一過性發熱、頭痛等輕微、可自愈的癥狀。

干細胞治療安全嗎?20年臨床數據揭秘靜脈輸注間充質干細胞的安全性
近日,國際《再生醫學報告》發表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安全性研究。該研究通過匯總近20年來36項臨床試驗數據,首次以隨機對照試驗的循證醫學方法證實:靜脈輸注MSC在多種疾病治療中具有可靠的安全性。這一重要結論為推進“安全細胞治療”理念的臨床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1]

檢索策略:該研究通過搜索多個數據庫來獲取符合條件的研究,包括科克蘭圖書館、PubMed、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和ClinicalTrials.gov,并使用了如下關鍵詞組合:MSC/間充質干細胞/華通氏膠和安全性/副作用/不良事件/不良反應。
納入和排除標準:所納入的研究僅限于涉及人類受試者并用英語撰寫且已發表,未發表的研究被排除。由于可行性限制,缺乏可獲取的翻譯,非英語發布的研究也被排除。研究流程圖如圖1所示。

1.與全身疾病和給藥部位條件相關不良事件
對其中22項隨機對照試驗(RCT)分析評估(圖2),不良事件(AE)包括再入院、胸痛、疲勞、發熱、自限性發熱(37- 38°C)、多器官衰竭、注射部位腫脹、血腫、部位腫塊、疼痛、穿刺部位、發熱、厭食、手術并發癥、寒戰、原因不明、過敏反應和下肢水腫。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MSC組AE無統計學意義,未顯著增加。

2.與肌肉骨骼和結締組織疾病相關不良事件
對其中4項RCT分析評估(圖3),AE包括腰痛、肌肉骨骼結締組織、疼痛:肌痛(肌肉骨骼)和背痛。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MSC組AE沒有顯著性差異,僅略微上升。

3.與神經系統疾病相關的不良事件
對其中13項RCT分析評估(圖4),AE包括局部并發癥、頭暈、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嗜睡、頭痛、虛弱、腦震蕩、與鏈球菌感染相關的神經精神疾病、神經系統、貧血和腦梗塞。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MSC組AE略有升高,無統計學意義。

4.與感染和感染相關的不良事件
對其中20項RCT分析評估(圖5),AE包括感染(早期/中期)、感染、肺炎、尿路感染、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皮膚感染、膿毒癥、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真菌、毛囊炎、腎臟、泌尿道、尿路感染、細菌性腹膜炎、膽道感染、細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消化道真菌感染、膿毒癥、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CMV、多瘤BK病毒血癥、肺孢子菌肺炎、URTI、LRTI、UTI、肺炎、感染、右葉肺炎、皮膚念珠菌病、與球菌革蘭氏菌相關菌血癥、醫療保健相關性肺炎、淋巴管炎、右臂淋巴管炎、泌尿系統、尿路感染、細菌感染和咽炎。
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MSC組AE略有升高,具有統計學意義。

5.與腎臟和泌尿系統疾病相關不良事件
對其中5項RCT分析評估(圖6),AE包括糖尿和血尿(腎臟和泌尿系統疾病)、腎臟和泌尿系統、腎功能衰竭和急性腎功能衰竭等AE。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MSC組AE略有升高,沒有統計學意義。

6.與免疫系統疾病相關不良事件
對其中3項RCT分析評估(圖7),AE包括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急性)、GVHD(慢性)、免疫和過敏等。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MSC組AE輕微增加,沒有統計學意義。

7.與呼吸、胸部和縱隔疾病相關不良事件
對其中8項RCT分析評估(圖8),AE包括咳嗽、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咳嗽、呼吸急促、嚴重低氧血癥、呼吸系統、胸部、縱隔、呼吸系統、胸部、縱隔、呼吸系統、肺、難治性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和多器官衰竭、口咽和呼吸系統疾病惡化。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MSC組AE略有升高,在統計學上不顯著。

8.與胃腸道疾病相關不良事件
對其中5項RCT分析評估(圖9),AE包括胃腸道腎臟、胃腸道、腹瀉、胃腸道病毒、胃腸炎、腹瀉等AE;1-4周,腹瀉;5-24周,胃腸道;出血、惡心、嘔吐、便秘、胃腸道、嘔吐、病毒性胃腸炎、脫水、攻擊性、液體腹瀉、銅綠假單胞菌相關呼吸機相關肺炎、腹脹和腹痛。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MSC組AE略有升高,無統計學意義。

9.與損傷、中毒和手術并發癥相關不良事件
對其中5項RCT分析評估(圖10),AE包括局部并發癥、手術并發癥、損傷、手術并發癥、急性肺栓塞和肺栓塞。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MSC組AE略有升高,無統計學意義。

10.與心臟疾病相關不良事件
對其中11項RCT分析評估(圖11),AE包括輸注毒性、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非持續性心室心動過速、心臟事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動過緩)及心臟衰竭。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MSC組AE略有上升,無統計學意義。

11.與血液學或腫瘤學疾病相關不良事件
對其中2項RCT分析評估(圖12),AE包括血液系統疾病和血液學等。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MSC組AE略有升高,無統計學意義。

12.與皮膚和皮下組織疾病相關不良事件
對其中14項RCT分析評估(圖13),AE包括皮膚、胸部皮疹、皮疹;1-4周,皮疹;5-24周,蕁麻疹、移植物功能障礙、皮疹、足部皮膚、面部潮紅、皮膚和皮下組織、皮疹、皮膚剝落和黃斑疹。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MSC組AE略有升高,無統計學意義。

13.與血管疾病相關不良事件
對其中6項RCT分析評估(圖14),AE包括血管疾病(復發性中風)、外周動脈閉塞性疾病、血管疾病、血管疾病、嬰兒血管瘤和局部靜脈炎。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MSC組AE略有升高,沒有統計學意義。

14.與嚴重不良事件死亡相關不良事件
對其中9項RCT分析評估(圖15),AE包括死亡、肝昏迷、心血管、缺血性卒中、氣管插管失敗、急性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MSC組AE略有升高,但在統計學上不顯著。

15.與肝膽疾病相關不良事件
對其中5項RCT分析評估(圖16),AE包括肝、肝膽和肝膽疾病等。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MSC組AE略有升高,沒有統計學意義。

16.與腫瘤、良性和惡性疾病相關不良事件
對其中5項RCT分析評估(圖17),AE包括腫瘤/惡性腫瘤(復發)、腫瘤/惡性(膠質母細胞瘤)、良性、惡性、未指定、前列腺癌和甲狀腺狀癌等。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MSC組AE略有升高,沒有統計學意義。

結 論:雖然上述這些臨床試驗在早期已經通過各種方法證實了MSC治療安全性,但我們分析的獨特之處在于使用統計工具對36項隨機對照試驗中與靜脈MSC輸送相關安全數據進行匯總,得到了更全面的相似結局。
局限性:此外,該研究同樣存在各種局限性,盡管我們在薈萃分析中納入了36項研究,但不同研究之間特定不良事件的樣本量有所不同,這可能會影響我們的統計效力,還有試驗設計、患者人群、MSC來源、治療計劃和隨訪期長短也可能導致結果差異。
總 結:通過上述薈萃分析表明,靜脈輸注MSC是安全的,雖然短期結果表明MSC可能是一種有效治療方法,但仍需要進一步研究來評估其長期效果。
在審查的36項研究中,接受MSC治療參與者未觀察到顯著不良反應或低血糖事件。這支持了MSC移植可被視為一系列疾病安全治療選擇的觀點。
參考資料:
[1]Habiba et al.Safety of intravenous mesenchymal stem cell therapy: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10.4103/REGENMED.REGENMED-D-25-00006.Date of submission: January 18, 2025.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