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瘡性腎炎(Lupus Nephritis, LN)是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最常見且嚴重的腎臟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及長期預后。流行病學數據顯示,我國女性發病率約為男性的10倍以上,幾乎所有SLE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腎臟損害,其中約60%會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或檢出異常。
LN是導致終末期腎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約20%的患者在10年內進展為尿毒癥,15年生存率僅為75%左右,傳統治療方式效果有限且常伴隨顯著不良反應。

干細胞治療81例難治性狼瘡腎炎:一年隨訪療效與安全性觀察
傳統治療方式及其局限
目前LN的治療主要依據腎臟及腎外器官損害程度、病理類型和疾病活動性制定個體化方案。常規手段包括糖皮質激素聯合免疫抑制劑(如嗎替麥考酚酯),以及利妥昔單抗、貝利木單抗等生物制劑。
盡管這些方法可一定程度控制病情,但長期使用易導致感染、代謝異常等多種副作用,部分患者甚至發展為難治性狼瘡腎炎。
干細胞療法:臨床研究與新希望
近年來,間充質干細胞(MSCs)憑借其免疫調節、多向分化及抗炎特性,成為狼瘡腎炎治療領域的研究熱點。2014年8月,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一項針對81例難治性狼瘡腎炎患者的臨床研究,探討了MSCs移植治療的療效與安全性。[1]

目 的:探討MSCs移植治療難治性狼瘡腎炎患者1年隨訪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 法:研究者將81例狼瘡腎炎患者,女76例,男5例,年齡16~56歲,病程平均44個月,均符合美國風濕病學院(ACR)1997年修訂的SLE診斷標準,且伴有難治性狼瘡腎炎,所有患者對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療無效,給予MSCs移植治療,其中23例患者給予骨髓MSCs移植,58例患者給予臍帶MSCs移植,靜脈輸注細胞數為1.0×106/kg 。
移植后1個月、3個月、6個月及12個月隨訪患者,評估狼瘡腎炎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及復發率。同時,觀察移植前后腎臟 BILAG 評分,SLE 疾病活動度評分 (SLEDAI)、腎功能、血清學指標等變化,監測移植相關不良反應。
臨床結果:
MSCs移植后一年隨訪,完全緩解率分別為6% (5/81,1個月),18% (14/80,3個月),18% (14/77,6個月)及23% (18/77,12個月 )。
部分緩解率分別為14% (11/81,1個月),23% (18/80,3個月),27% (21/77,6個月),21% (16/77,12個月 )。
根據英國群島狼瘡評估組 (BILAG) 評分評估的腎臟活動性顯著下降(平均值±標準差,從基線時的4.48±2.60降至12個月時的1.09±0.83),同時腎功能明顯改善。 MSCT治療12個月后,腎小球濾過率 (GFR) 顯著改善(平均值±SD,從 58.55±19.16至69.51±27.93 mL/min)。
以系統性紅斑狼瘡疾病活動指數 (SLEDAI) 評分評估的總體疾病活動度在治療后也有所降低(平均值±SD,從基線時的 13.11±4.20降至12個月時的5.48±2.77)。此外,同時服用的潑尼松和免疫抑制藥物的劑量逐漸減少。
不良反應:隨訪一年,無移植相關不良反應發生。
結論:同種異體MSCT治療使活動性狼瘡性腎炎患者在12個月隨訪內腎臟得到緩解,證實其可作為難治性狼瘡性腎炎的潛在治療方法。
參考資料:
[1]Gu, F., Wang, D., Zhang, H.?et al.?Allogeneic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lupus nephritis patients refractory to conventional therapy.?Clin Rheumatol?33, 1611–1619 (2014). https://doi.org/10.1007/s10067-014-2754-4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